OpenAI大招:打造智能体更简单,API和SDK工具包亮相

Manus的推出让智能体(Agent)的价值被更多人认可。如何轻松打造智能体?OpenAI于3月12日凌晨发布了一系列全新的开发工具和API,旨在简化智能体的开发流程,提高开发效率,并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来构建智能体。
此次发布的工具包包括:全新的Responses API、三种内置工具以及一个开源的Agents SDK。
全新的Responses API: 该API将对话式API(主要用于生成对话回复)与助手API(能让AI调用外部功能,例如查资料、操作计算机)深度融合,打造了一个统一的接口,显著降低了构建智能体应用的复杂度。
内置工具: 包括网络搜索、文件搜索和计算机操作等功能,极大地扩展了智能体的能力。
全新的智能体SDK: 这是一个开源的多智能体工作流编排框架。开发者可以轻松定义智能体的角色和工具,实现智能体之间的任务无缝衔接。此外,SDK还提供了安全检查机制和实时监控功能,使得智能体的协作更加高效和可控。此SDK还支持其他厂商的模型。
集成的可观测性工具: 用于追踪和检查智能体工作流的执行情况。
在接下来的几周和几个月里,OpenAI计划陆续推出更多工具和功能,以进一步简化并加速智能体应用的开发流程。OpenAI相信,智能体将很快成为劳动生产力的核心组成部分,显著提升各行业的生产力。
在这场技术直播中,OpenAI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表示:“2025年将是AI智能体爆发的一年,也是ChatGPT和我们开发者工具从‘仅仅回答问题’升级到‘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执行任务’的一年。”
近年来,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码AI智能体领域。Google在2024年12月发布了最新版大模型Gemini 2.0,并推出了多个智能体应用,如Project Astra。微软也在2024年10月和11月分别推出了多个面向销售和运营等场景的AI智能体,并发布了Copilot Studio平台,支持用户构建自主智能体。国内,字节、百度、腾讯和阿里等科技巨头也在加快AI智能体的研发和应用。
东吴证券认为,Manus的发布证明了中国厂商在工程化能力和应用落地能力方面的优势,预计2025年将成为国内AI智能体广泛落地的元年。中国银河证券则表示,Manus AI的发布标志着AI智能体的能力和成熟度进一步提高,AI智能体在B端和C端的落地进程有望加速。
中国银河证券还指出,AI智能体的落地将使大模型集成度更高,算力需求更加旺盛,发展重心将逐步从预训练转向特定应用场景的后训练。推理端算力的提升将推动应用的进一步增长,低成本算力时代将促进应用端的繁荣,AI能力的边际扩展仍需依赖更强的模型和强大的算力支持,这为AI行业的大模型共振发展创造了新机遇。